您可以输入30

基金

您所在的位置:
宝盈基金张志梅:“结构性机会”一直存在
 

 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,从深耕了十多年的专户投资转向公募基金管理,似乎是一个不小的挑战。对此,张志梅坦言,所有的投资,其实管理目标都是一致的,即回避风险和获取收益。其中的区别在于不同的资金性质和可投资期限,需要匹配适当的资产配置策略,以适应其对收益目标的要求。而就公募偏股基金而言,基本可以假定其资金来源是长期的。加上其投资范围基本上是股票,因此资产配置这个层面需要做的工作相对较少。“从这个角度看,管理难度相对降低。”此外,因为不需要过多考虑短期的股价波动,基金经理还可以从更长的周期进行投资的实践活动。

  然而,在当前时点切入市场,对宏观经济的把握尤为重要。

  张志梅表示,相比抽象哲学的宏观预测,她更倾向于严谨地按照经济学模型来进行宏观研判。张志梅坦言,对2018年的经济形势并没有着意去判断,然而从宏观数据上看,她认为2018年可能是“前后近5年中最难用数字来描述的一年。”

  一方面,中国经济体从2011年以来开始从高速增长进入相对成熟端,GDP增速逐步降低甚至稳定在某一水平上,是符合经济基本规律的,而数字的降低并不代表经济形势的好或不好,其实,从投资的角度,更看重的是资产的质量以及增长的可持续性。另一方面,就投资而言,从宏观直接推演到公司甚至股票表现也是危险的。其实,在市场内有过长期经验的投资者都可以直观地感受到,过去10年A股市场出现过若干次“宏观好、股票不好”或者“宏观不好、结构性牛市”的情况。

  如果说2013年、2015年或者2016年还能列举经济中若干重大潜在风险,比如房地产库存、影子银行、全社会杠杆率的快速提升等,而展望2018年,经济本身似乎看不到特别明显的潜在风险因素,但是伴随着金融业整体去杠杆和规范发展,资本市场结构和参与主体会在未来发生本质上的变化,从而对股票市场产生更深远的影响。

  “不过,看不到的风险可能才是真正的风险,所以我们还需要仔细观察,小心求证。”张志梅依旧保持了一贯的稳健与谨慎。

  而对于A股下一阶段的展望,张志梅则依旧有着谨慎与稳健的看法。

  很多长期从事A股投资的投资者共同的感受是,就某一阶段而言,A股可能是预测性最差的市场。对此,张志梅表示,这可能与中国经济本身的高速发展和裂变、政策的调整、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和演进以及投资工具不断创新有关,也有可能是A股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,情绪波动更大,从而造成A股投资体系很少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,无论是估值体系还是风格板块。

  尽管如此,在张志梅的理解中,投资实际上不应该建立在对市场整体的预测上,而是对alpha或者优秀企业的追求。她认为,只要排除了通缩或者通胀这两个极端的经济状态,在较为正常的经济状态下,股票市场就是可为的。因为经济总量这个盘子在不断变大,社会自身也一直在变化,人类追求创新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,因此所谓“结构性机会”一直存在。

  张志梅分析,中国A股市场近10年来指数维持在3000点附近,并非新兴市场的独有特点,即使在成熟的美国市场,道琼斯指数也曾经在17年间指数没有什么变动(1964年12月31日是874.12点,1981年12月31日为875.00点),而同时期实际经济总量却发生了巨大变化,现在很多大公司就是从那个时期发展壮大的。

  “所以我们需要研究产业变迁的趋势,从中找出最有竞争力的公司,伴随企业共同成长。”张志梅表示。


  注: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,据此投资风险自负。

(摘自中国证券报
基金分红排行 时间范围:
基金名称 分红次数 分红金额(元/100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