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可以输入30
您所在的位置:
长期低利率驱动 保险业全球并购现井喷
 
  
    2015年09月28日 13:18
    
      亚洲保险公司对海外并购正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热情。
      日前穆迪发布报告称,2015年,保险业并购成为全球现象,迄今交易金额超过2000亿美元,创多年来保险业并购水平新高,其中中国、日本险企对美国、欧洲市场的投资呈现井喷之势。
      并购为何在此时发生?“推动这一并购趋势的主要原因在于资金成本较低、汇率因素、监管变化及部分公司资本过剩等。”穆迪全球保险与投资管理部董事总经理SimonHarris指出,这是经济状况具有吸引力和资产价格有利的共同作用,并且这个趋势将会延续,尤其中国和日本的险企将继续寻找海外并购的机会。
      海外扩张降低本土集中度
      根据此前瑞再研究数据,保险业的并购活动自2009年急剧下降,在此后的几年中始终较为低迷,而从去年下半年以来,并购活动逐渐回升,下半年宣布的并购交易总数从上半年的295宗增加至359宗,这种势头也延续到了2015年。
      而2015年更是中国企业在海外保险市场上空前活跃的年份:安邦保险在今年以来先后收购了韩国东洋人寿、荷兰Vivat保险及其母公司REAAL N.V保险集团;复星集团相继收购美国Meadowbrook、Ironshore和以色列Phoenix凤凰保险;中民投则收购白山保险旗下再保险公司——思诺国际保险集团全部股权。
      据记者粗略统计,2014、2015年这短短两年间,复星集团已将7家海外保险公司纳入自己的保险版图中,交易金额高达约277亿元人民币。
      新兴市场的保险公司将目光瞄准在发达市场的收购机会上,目的之一正是要实现地域和险种的多元化。“海外扩张可以降低国内市场的集中度,如监管、定价、自然灾害风险集中度。”SimonHarris称。
      根据穆迪同时发布的另外两份报告,尽管对中国寿险业和财险业均展望稳定,但认为寿险业负面压力明显,财险业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。
      而日本保险市场的增长有限,也导致了日本企业今年大举进攻海外保险市场。据日本媒体统计,今年日本企业向海外企业出资,或在海外进行的收购兼并项目大幅增加,创历史纪录。截止到8月20日,收购金额已经达到了72000亿日元,比上年同期增加了77%,超过历史最高年份2012年全年总额。其中,收购企业的资金规模大,以及以保险企业为主,是此次日企海外并购潮的两大特点。
      资产价格的吸引力
      当海外资产处在估值底部,也意味着有机会以较低的价格进行收购,这显然正是险资开展全球投资的好时候。“许多并购通过债务融资,现阶段多国贷款利率处于很低的水平,这使得以债务融资支持并购的企业面临较低的资金成本。”SimonHarris指出,多年来保险公司进入债务市场的容易程度最高,并购的债务融资是有吸引力的方案。
      而在汇率方面,SimonHarris认为,虽然最近人民币汇率走势有所改变,但人民币和元兑欧元汇率均处于长期强日势,这意味着中国企业仍受益于强势收购货币。
      此外,在他看来,近几年全球股市上涨,一些大量投资于股市的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因股票投资而受益,股东权益上升,财务杠杆率随之下降。但金融危机以来,美国保险市场的股票指数落后全部指数,这就意味着部分收购对象价格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。
      晨哨研究部的数据显示,伴随着欧美日长期的低利率环境,全球保险公司估值下行。从全球市值500强保险公司的静态PB来看,目前有146家公司估值低于1倍PB,有138家估值位于1~1.5倍PB,低于1.5倍PB的公司占比高达56.8%。相比之下,中国的保险公司平均PB达到2.4倍。
      而欧洲市场似乎有着更艰难的一面。“Solvency II、低利率和竞争激烈的市场使一些欧洲险企经营困难,不得不出售一些业务来改变业务结构。”SimonHarris指出,这也是荷兰国有银行与保险公司SNSReaal将旗下保险业务Vivat出售给安邦保险的原因之一。
      欧洲是2014年中国企业投资海外金融行业最热衷的目的地,显然这种态势也延续到了2015年。晨哨研报认为,复星对Caixa Seguros的成功收购与赶上了葡萄牙政府私有化计划的时间表有关,同样它对以色列保险和金融服务公司PhoenixHold?ings的收购很大程度上也源于“天时”,而收购这类保险标的的好处包括估值相对合理、中标的胜算更大、需要花费的时间成本(华时)相对低。
    
  注: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,据此投资风险自负。

(摘自世华财讯 2015-09-28)
【关闭窗口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