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,商用车转乘用车座椅,打开长期成长空间。
上市前公司座椅业务主要集中在商用车、工程机械、农机领域,上市后逐步转型做乘用车座椅业务。国内乘用车座椅空间超500亿,是商用车与工程机械座椅市场的10倍左右,打开公司的长期成长空间。乘用车座椅ASP平均在2000-5000元左右,是乘用车零部件中单价较高的部件,有望提振公司估值。
第二,乘用车座椅客户逐步开拓,上汽荣威高速增长助力公司业绩爆发。
公司乘用车座椅客户逐步由众泰、赛麟、东风有限开拓至一线自主上汽荣威,当前已配套荣威i5,获得i6,ex21等车型座椅定点。i5自18年9月上市,仅四个月就月销爬坡至1.7万辆,19年1月销接近2万台。短期随着定点车型逐步SOP,公司业绩加速向上,长期随着上汽乘用车的橱窗效应,公司有望持续开拓乘用车新客户,实现收入的长期增长。
第三,横向并购切入航空座椅市场,未来国产化有望改善盈利能力。
公司2018年7月100%收购航空座椅厂商AASL股权,打开全球航空座椅50亿市场空间。AASL客户优质包括国际的新西兰航空、边疆航空、忠实航空、精神航空以及国内的春秋、青岛、东方、海南等航空公司。预计未来国内航空公司的渠道将进一步开拓,也有望伴随产能逐步向上海航空座椅转移而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率。
第四,传统工程机械、商用车座椅业务稳健发展,形成稳健基本盘。
公司商用车、工程机械座椅销量占比较高达到60%,客户基本包括国内国外龙头企业卡特、三一、东风、江淮等,预计今年商用车板块座椅业务,有望伴随基建而形成较强的支撑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
(工行网站特约作者:许昭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