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去一个月,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超出预期。分析人士认为,2017年的故事在继续上演,美元弱势驱动人民币走强,而随着人民币持续较快升值,市场参与者行为和预期调整值得关注。汇率走势终究要回归基本面,相对稳定的基本面使得汇率仍面临向心力的牵制,阶段性升值不会改变汇率持稳的大趋势。
过去一个月,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升值近1900基点或3%,其中7个交易日单日升值超过200基点;在突破6.5元后,人民币升值加快,最近3个交易日中间价大升775基点,幅度超过1%。
人民币自2017年12月中旬以来一路走高,突破6.50元。2018年1月刚刚过半,人民币对美元便已来到6.4元的市场预期上限附近。结合美元走势来看,眼下人民币汇率升值讲的其实还是2017年的老故事。几乎在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每一轮升值的背后,都能看到美元调整的身影。
最近这一轮升值也不例外。2017年12月中旬以来,美元陷入新一轮贬值,美元指数从94一线一路跌至90.5附近,跌破了2017年9月低位,一个月左右时间下跌3.8%。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相比,最近美元指数跌得更快、跌幅更大。同时,非美货币对美元升值成为普遍现象。
美元走弱为人民币升值贡献趋势,这是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最大的主线,这条主线在眼下依然适用。随着人民币持续较快升值,未来市场参与者行为和预期调整值得关注。
市场预期变化和投资者行为调整可能加大汇率的阶段性、边际性波动。这一现象曾在2017年8-9月那一轮人民币快速升值中出现过。
最近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较大,确有可能引发市场预期变化和投资者行为调整。
一方面,美元格外弱势,可能引发市场调整美元及非美货币走势的看法。不少机构认为,2018年人民币贬值风险不大,很重要的一条理由便是,2018年美元不会很强。当前全球经济复苏逐渐形成共振,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和货币政策取向的差异收窄,动摇了美元单边升值的基础,过去这一轮美元上行周期很可能已告一段落。但近期美元如此弱势,仍是很多机构未曾料到的。美元格外弱势,意味着市场可能低估了非美货币的表现。
另一方面,美元汇率贬值与人民币利率上行增加了投资者持汇成本。过去几年,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的过程也是“藏汇于民”的过程,企业和家庭部门积累了大量外汇,这部分外汇随着美元走势逆转,已经逐渐变成“烫手山芋”,尤其是在人民币利率不断上行的当下,继续持有外汇既可能遭受汇兑损失,还面临较高的机会成本。
综合来看,在当前汇率和汇率环境下,将部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应该是合适的,尤其对于那些存在人民币融资需求的企业来说。不难预料,人民币继续升值,可能进一步刺激市场主体结汇的意愿,促使升值趋势自我强化,前期积累的大量外汇,将为人民币主动升值提供动能。
在一轮趋势中,猜底和测顶都是大忌,这一点不光适用于人民币利率走势,对于眼下人民币汇率同样如此。预计人民币年内还有一定升值空间。
但也应看到,相对稳定的基本面使得汇率仍面临向心力的牵制。2018年中国经济可能稳中趋缓,人民币不大可能走出单边升值行情。未来美元走势也存在变数,毕竟美元指数已从2017年初高位回调近15%,最新点位与2000以来的中位数(86.7)相比只高不到5%。不少机构认为,2018年人民币对美元有所升值是大概率事件,但再现2017年6%左右的升值难度较大,且走势面临反复和波动。
事实上,从人民币汇率指数的角度来看,2017年四季度以来,人民币汇率指数的走势一直比较稳定,始终在94.3至95.3的区间内运行,保持双向波动的同时总体持稳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