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伊始,债券市场迎来“开门黑”: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接连出现6BP、7BP的上行,超预期的调整对情绪冲击显著。面对资金面回暖等利好债市何以不涨反跌?一季度交易性行情还有没有戏?弱势格局中如何寻找投资机会?围绕这些热点话题,中国证券报邀请华创证券研究所固收组组长、高级分析师周冠南和长江证券固定收益总部研究员徐翔进行探讨。
年初大跌有因可循
中国证券报:2018年伊始,面对资金面回暖等利好债市何以不涨反跌?
周冠南:2018年债市迎来“开门黑”,实际上并非意外,而是2017年债券市场走势的延续。从历史表现看,过去5年,新年第一个交易日,10年国开债和10年国债曲线收益率大多上行,说明春节后资金价格短暂宽松并不会带来市场明显上涨,机构将依据其他驱动因素综合判断市场走势。
首先,新的一年市场进入新的投资周期,2017年年末部分做空机构可能暂停操作保留业绩,但是进入新的一年机构重新布局,市场多空力量更加均衡;其次,资金面和金融监管对债市形成较大压力,考虑到2018年春节假期在2月,1月资金面依然存在机构主动提高备付和央行收缩流动性的矛盾,1月中下旬资金面或将收紧;且近期金融监管政策落地速度加快,对市场情绪影响偏负面,在市场整体低迷的环境下,只要空头情绪稍微增强,会带动原本中立的机构重新选择立场,加速市场下跌;再者,新年股债“跷跷板”效应更加明显,全球PMI数据向好,带来股市新年躁动和债市下跌的鲜明对比,也将影响机构配置力量的再平衡。
总体来看,当前市场的下跌虽没有唯一的解释因素,但实际是2017年整体走势的延续,债市变局依然需要等待核心影响因素的趋势转变,这个过程可能来得更慢一点。
徐翔:市场情绪羸弱,其背后主要是对于监管的担忧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,“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,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”,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,严监管是大势所趋,制约了利率的下行空间。本次《关于规范债券市场参与者债券交易业务的通知》剑指交易规范,严控杠杆率,不仅限制了机构的盲目加杠杆行为,对部分机构的过度融出亦有限制。302号文掀开了“一行三会”统一监管的大幕,更多的监管细则有望出台,重塑行业生态。
市场微观结构则是导致市场疲弱的另一重要因素。商业银行受制于负债端压力,对于债券配置需求一直未有恢复,而2017年年末保监会开展人身保险治理销售乱象、打击非法经营专项行动,对年初保险配置债券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
另外,技术层面来看,年初市场处于关键位置,国债期货未能向上突破反而跌破支撑位,引发大量套保盘与止损盘,也加剧了市场的疲弱。
|